2011年6月20日

英創下最多人一起裸泳 新世界紀錄


 蘋果即時 

英國南威爾斯一處海灘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8時,400名來自各地的泳客一起脫個精光,拔腿跑入海中裸泳,創下新的金氏世界記錄,之前的紀錄是250人。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原本在沙灘上參加的泳客情緒十分高昂,歡呼聲不斷,但隨著大家下水後,歡呼聲轉為嗚嗚啊啊的慘叫聲,因為清早的海水仍十分冰冷,上午海邊風浪又大,下水後大家都被凍的唉唉叫。
英國南威爾斯今天創下最多人一起裸泳新世界紀錄。美聯社
沙灘上仍有許多人忙著脫掉身上的衣物。翻攝自網路
英國南威爾斯今天創下最多人一起裸泳新世界紀錄。翻攝自網路
英國南威爾斯今天創下最多人一起裸泳新世界紀錄。翻攝自網路

2011年6月17日

小白鯨與俄羅斯裸女享魚水之歡!



俄羅斯36歲俄羅斯女科學家艾芙辛柯(Natalia Avseenko)為馴服白鯨,決定聽從專家建議,捨棄白鯨不喜歡的潛水衣(下圖),光著身子潛入零下1.5℃的海裡跟白鯨互動(上圖),從白鯨臉上表情看來,似乎很喜歡願意和牠們「裸裎相見」的人類。一般人在攝氏零度以下冰水只能待5分鐘,擅長瑜伽的艾芙辛柯靠著冥想幫忙,可以潛上10分40秒。編譯╱陳怡妏.圖╱翻攝網路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465659/IssueID/20110617

2011年6月16日

膠囊內視鏡


LED膠囊內視鏡是指將攝影用的光感受晶片  
以及冷光源縮小到如同我們服用膠囊藥物一般大小(如圖),其大小只有11x 26毫米大小,裡面除了有光感受晶片之外,還有兩顆小電池,發光二極體(LED),以及電腦晶片和無線電發送器,每秒可以照兩張相片,每一次檢查時間約為8小時,總共照了約50000張的照片  


於第二天早上到醫院,將這個如同膠囊大小的內視鏡吞入肚子。 

並且將所接受到的訊號儲存在一部攜帶型的接受器內。我們會在受檢查者的腹部裝設9個無線電接受天線,這時候,光感受晶片就可以同時照相,得到器官內部的影像,然後將光感受晶片所得到的影像訊號用無線電方式將訊號傳送身體外部,從食道一直到小腸甚至到大腸,於是膠囊內視鏡將忠實的紀錄它在肚子裡所攝影到的一切畫面,最後直到它電池沒電了,隨著糞便從肛門排出,結束整個檢查任務。  
進行膠囊內視鏡時,接受檢查者只要於前一天晚上半夜12點之後禁食,

在肚子裡,膠囊內視鏡隨著腸子蠕動而前進,同時膠囊內視鏡自己本身會每秒閃亮兩次,


膠囊內視鏡每一次檢查時間約為8小時,總共照了約50000張的照片。  

因此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再加上這顆膠囊內視鏡只能使用一次,醫師要將這 8小時的錄影很仔細的看過一遍,很可能有些地方要重複看個3~5遍,如同一台DV攝影機使用一次就丟掉一樣。
因此每次膠囊內視鏡檢查所費不貲,也因此目前健保不給付,必須自費接受檢查。
馬偕醫院目前是北台灣唯一擁有膠囊內視鏡的醫學中心 

2011年6月9日

台婦女恐將不孕,請立即停止食用塑化劑!

 更新日期:2011/06/08 12:55

彰化一名年輕婦女,結婚後歷經四次流產,如今子宮內又長出一塊有如「熱狗」的大瘜肉導致不孕,質疑是長期飲用遭塑化劑污染的奶茶、冰品與運動飲料所造成,前往專業婦產科檢查治療後,除了希望能恢復健康、順利懷孕,也將尋求求償管道。
(李河錫報導)
有毒「塑化起雲劑」危害飲料與食品產業持續蔓延,被質疑已危害人體健康事件更層出不窮﹔彰化縣又有位年僅三十二歲的年輕婦女,結婚後急著想要養兒育女,不料歷經四次懷孕,卻都因故流產,令她身心具疲、也相當沮喪,近期因為塑化劑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令這位婦女更加擔憂,趕忙前往博元婦產科求診,並向負責主治的院長蔡鋒博醫師表示,從年輕時就相當喜愛飲用已被名列遭污染的珍珠奶茶、夜市冰品以及各類運動飲料,因此高度質疑是遭到塑化劑的毒害,才會導致一再流產﹔經醫師檢查後還赫然發現,這名婦女子宮內長出一塊洪通通、有如「熱狗」的罕見大瘜肉﹔蔡鋒博院長表示,這應該才是導致婦女一再流產的主因,經過以內試鏡進行切除手術之後,希望能夠幫忙這位患者能順利懷孕。
 至於,這名婦女所懷疑,是否是因為長期飲用遭到塑化劑、這類環境荷爾蒙污染食物,才會引發子宮長出大瘜肉或導致不孕,蔡鋒博院長表示,已先行採取婦女的血液來檢測,希望能夠以病理科學驗證方式,提供給這位患者,作為是否提出求償的參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2sxrz.html

2011年6月8日

泰國奇男子手耐高溫 徒手撈炸雞

 更新日期:2011/06/08 13:55

香港太陽報報導,泰國「清邁」街頭,日前驚現一名身懷「鐵沙掌」絕技的高手,他的「鐵沙掌」是能耐攝氏480度的油溫,用手來炸雞。報導說,他能夠在一分鐘內,從滾油當中,徒手撈出20塊炸雞,不但創下世界紀錄,而且還獲得了一個叫「超級手」的稱號,他現在就靠徒手炸雞賺錢。
報導說,這名男子是在七年前一次偶然的意外中,發現自己的皮,能耐滾燙油溫。他說,有一天,他炸雞時,一不小心,被滾油濺中頭與雙手,他以為一定被燙到紅腫起水泡,不料他走到鏡子前面一看,竟然沒有受到一丁點傷。後來甚至發現,他可以徒手炸雞,連杓子都不用了。
這名男子說,現在他的炸雞攤,門庭若市,不過多半都不是因為他的炸雞,而是要看他從熱油裡撈雞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2sxnc.html

頂上無毛? 美國核准植髮機器人


 更新日期:2011/06/07 04:11
文/陳建勳
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於4月14日通過了新一代植髮機器人的使用執照,但目前在台灣尚未有代理商提出申請許可,因此國內臨床上要使用,可能還得等一段時間。
3D攝影 植髮速度快
這台機器人可以說是結合現今所有的高科技醫療於一身,不僅影像是使用3D立體攝影,機器手臂的運作則是藉由視覺伺服技術分析輸入的立體影像來操縱機械手臂的精密動作。至於取毛囊的方法則是這幾年來的FUE毛囊摘取術。
手術前,與一般植髮手術一樣,要在頭皮上施打麻醉劑。要取得毛囊的部位得先把頭髮剃到1公釐短,以便電腦辨識。
電腦銀幕上出現頭皮的影像之後,電腦便能馬上分析不同毛囊在頭皮上的角度及位置,最後的步驟就像在打電動玩具一樣,操作的醫師只要參考電腦提供的資料在銀幕上點選理想的毛囊指揮機器人,機械手臂便能迅速執行毛囊摘取的任務,一次連續取得毛囊的數量可由醫師自行設定,可以是5株、10株甚至更多。
有些人或許會害怕把腦袋瓜交給機器人處理,萬一機器人如果像電影裡發狂,豈不是小命沒了?別擔心,這個機器有內建安全設計,藉由立體攝影機輸入的資料電腦會不停計算機器與病患頭皮的距離以策安全。其他還有壓力感應裝置、緊急停止開關,最後不行,相信只要操作的醫師沒睡著,也會拿著大榔頭把機器敲碎,拯救病患。
這台植髮機器人最大的優點是速度快,如果熟練以後一個小時可以取到500到1000株毛囊單位,對一般使用毛囊摘取術的植髮醫師而言,這可能是半天到一天的工作量。
只能分辨深色頭髮
當然它也是有缺點的,目前這台機器人只能認出深棕色或黑色的頭髮,金髮或白髮的人可能得先染黑,才有辦法接受治療。
不過這台機器也非全能,目前為止,也僅能把毛囊從頭皮上取下,種到禿頭的地方還是得靠人工方法,不過也有專業醫師提出質疑,認為這台機器人取毛囊使用的鑽子太大,1公釐容易在頭皮上留下痕跡。
另外毛囊如果是含兩根到三根頭髮的話,在皮下的髮根往往是像咖啡桌的桌腳一樣是開開的,因此光有皮表的3D攝影是還不夠的。
最好能有更先進的顯影像是共聚焦雷射顯微鏡,或是高解析度的超音波技術,讓醫師看清楚皮下毛囊髮根的分布狀況,更能提升手術的品質。
雖然仍未臻完美,不過未來此機器人若能大幅提升植髮手術的效率,讓為禿頭煩惱的病人能更輕鬆地花個下午茶的時間完成植髮手術又不影響生活品質,相信也是美事一樁。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7/78/2sv2m.html

美研究:小嬰兒也有邏輯判斷能力

 更新日期:2011/06/06 14:55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小嬰兒也有邏輯判斷的能力。
研究人員給年僅一歲的嬰兒看許多畫面,包括正常的、不正常的,和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現象。結果大家都以為什麼都不懂得小嬰兒,每次看到常理判斷不可能發生的狀況,目光都會停留比較久。
研究人員解釋,看得愈久,就表示小腦袋裡問號愈多,這就是一種邏輯判斷。
研究說,智慧就是依據過往經驗,對新的狀況做出事實研判的能力,小嬰兒雖然沒有多少生活經驗,但是他們也知道東西憑空消失或是穿越牆壁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6/1/2stvw.html

2011年6月3日

台將可能成為全世界最短「雞」的國家

5歲童 陰莖平均短0.7公分

家長帶小孩擠爆門診 危「雞」總動員


【連線報導】塑化劑毒風暴讓不少家中有男寶寶的父母危「雞」總動員,近日焦急地帶孩子就醫檢測,擠爆門診。中國醫藥大學昨提出一項研究顯示,台灣男嬰童剛出生,陰莖平均約2.9公分、5歲約5公分,各階段都比西方白種人短0.5至0.7公分,研究團隊懷疑,除種族差異外,不排除是「塑毒」遺害,昨決定再收治5歲以下男嬰童「重啟調查」,分析塑化劑對幼童生殖器的影響。

這項「台灣5歲以下男嬰幼兒平均陰莖長度」的醫學研究報告,是亞洲第一份相關研究報告,曾於2006年在《台灣兒科醫學會》雜誌上發表。近來塑化劑風暴,讓研究團隊認為有繼續研究價值。 

加塑毒因素再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小兒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王仲興昨說,該項研究於2001至2002年、收治2126名5歲以下男嬰及男童,逐一測量其陰莖長度,統計出0至1個月新生兒平均2.9公分、1至6個月3.4公分、7個月至1歲3.6公分、1至2歲4.2公分、2至3歲4.4公分、3至4歲5.0公分、4至5歲5.0公分,對照國外歐美白人高加索人種做的研究報告發現,「台灣男嬰童平均陰莖長度,從小就比國外短0.5至0.7公分。」
研究負責人、中國附醫醫研部主任蔡輔仁說,當時鑑於國內對陰莖短小疾病都沒有東方人統計數據,才進行這項大規模研究。中國醫大附設兒童醫院院長彭慶添說,研究於10年前收案,對照含塑化劑食品使用至少10年,兩者間或有相關,希望進一步釐清。
蔡輔仁說,國人10年來身高都沒成長,「若第二次結果與10年前研究相比,男童陰莖『長短』有落差,或可分析塑化劑是否列入影響因素。」但他坦承,「造成陰莖長短因素很多,要證實塑化劑是唯一原因,有一定難度。」 

14歲前「長進」少

對於台灣之子「那話兒」不如人。兒科醫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認為,「東方人本來就比西方人短些。」要證實是塑化劑所致,須更多研究證明。他表示,男童陰莖14歲前其實「長進」不多,通常是2公分到4公分。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任王慈柔昨說,塑化劑確實與男性女乳、性早熟有關,但要驗證是否與陰莖長短有關,至少要20、30年長時間研究,要有完全不接觸塑化劑的對照組。
中國附醫毒物科主任洪東榮也認為,台灣環境存在塑化劑由來已久,若測量男童陰莖長短,再增加檢測體內塑化物濃度、追蹤成長過程飲食習慣,將可看出「10年來環境荷爾蒙對成長中男童性器官影響」,絕對是前瞻性的研究。
台中市消保官翟威甯說,若研究證實未使用塑化劑食品的男寶寶陰莖比10年前長,「也只能作受害家屬求償的依據之一。」但業者仍須負擔《消保法》中的「無過失責任」,無法逃脫應負擔的責任。 

長短無關性功能

蔡輔仁強調,「陰莖長短與性功能或生育能力無直接相關。」台中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朱朗軒也表示,「陰莖長短不能從小見大,陰莖與睪丸發育時間是在青春期,除非過短,否則不必過度緊張。」
中國附醫的研究也發現,若新生男嬰陰莖不到1.9公分,1歲不到2.6公分,3歲不到2.8公分,5歲不到2.7公分,即是低標,應就醫檢查是否有其他疾病。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433759/IssueID/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