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6日

200公斤大麋鹿 陷冰湖獲救

"200公斤大麋鹿 陷冰湖獲救
民視 更新日期:2008/01/15 21:59

白皚皚的冰湖上,只見一顆巨大的麋鹿頭無助地東張西望,真不知牠是怎麼掉進湖裡的。消防隊隨即趕到現場,可是用盡了辦法卻救不出麋鹿。用剷子剷、用電鋸割,敲敲打打,只見麋鹿乖乖地等待救援,令人憐惜。好幾次麋鹿以為洞口開得夠大了,想爬出來,可是最後還是失敗。消防隊員雖然心急,也得小心翼翼別把整塊冰層給敲碎。凍僵的麋鹿,終於爬出來了。甩甩身上的水,受困的麋鹿終於回到安全的陸地啦。民視新聞翁如玫綜合報導。"

英國研究:打招呼時 親臉頰比握手衛生

"英國研究:打招呼時 親臉頰比握手衛生
央廣 更新日期:2008/01/15 08:59 吳寧康

英國媒體14日引述專家的研究指出,在打招呼的時候,親吻臉頰要比握手還要來的衛生。

負責這項研究的倫敦大學教授布倫費爾德(SallyBloomfield)指出,在見面打招呼時握手的話,並不知道對方先前接觸過什麼東西,而經由握手有可能造成流行性感冒、或是抗藥性黃葡萄球菌(MRSA)等病菌感染。相較之下,如果是親吻的話,通常感冒了就會互相避免接觸,因此要比握手來的衛生。"

美研究:梅毒傳到歐洲 都是哥倫布的錯

"美研究:梅毒傳到歐洲 都是哥倫布的錯
路透 更新日期:2008/01/15 12:32

(路透芝加哥14日電)美國亞特蘭大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新的基因證據支持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將梅毒從美洲新大陸帶到歐洲的理論,重啟數百年來有關梅毒起源的爭論。

他們表示,針對梅毒系譜樹(family tree)進行的基因分析顯示,與梅毒最接近的是它的南美洲表親,這種梅毒亞種細菌會造成一種名叫雅司病(yaws)的傳染病。

艾莫瑞大學生物演化學家哈珀(Kristin Harper)說:「部分人士認為梅毒確實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我們最早的人類祖先可能就感染過這種疾病。另外部分人士認為梅毒來自新大陸。」

哈珀說:「我們發現,梅毒或其元始病毒是從新大陸來到舊大陸,這發生在人類近代歷史上。」她的研究刊登在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病」(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她表示,這項研究提高了「美洲理論」(Columbian theory)的可信度。這個理論認為,1495年歐洲第1次有史可稽的梅毒疫情與哥倫布及其船員從美洲大陸返回歐洲有關。

她說:「當你將我們的基因數據與1495年那不勒斯(Naples)那次疫情放在一起看,相當有力地支持美洲假說(Columbian hypothesis)。」

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開始患者會感覺發炎疼痛,之後演變為疹子、發燒,最後能造成失明、癱瘓及失憶。中央社(翻譯)

"

研究: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透過同性性交傳播

"研究: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透過同性性交傳播
路透 更新日期:2008/01/15 10:34
(路透舊金山14日電)舊金山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一種可能導致人類死亡的抗藥性細菌已經在美國擴散到醫院以外的地方,並在男同性戀者之間透過性行為傳播。研究人員表示,在舊金山、波士頓、紐約及洛杉磯,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開始出現在醫院以外的地方。加州大學研究者在醫學期刊「內科醫學年報」(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加州大學研究者在醫學期刊「內科醫學年報」(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這項研究顯示,舊金山男同性戀者透過性行為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機率,是異性戀者的13倍。

領導這項研究的狄普(Binh Diep)說:「一旦這種致命抗藥性細菌擴散到一般族群,那就真的無法阻止了。這就是我們要宣傳預防資訊的原因。」

研究者表示,根據化學分析,細菌正在舊金山及波士頓同志間散播。

狄普說:「我們認為這種細菌透過性行為擴散。」

這種超級細菌可以造成生命威脅及嚴重感染,且常常只能用昂貴的靜脈注射抗生素才能治療。

根據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去年10月發表的報告顯示,這種細菌2005年造成1萬9千名美國人喪生,大部分案例都發生在醫院。中央社(翻譯)

"

研究發現恐龍早熟 十歲可當媽

"研究發現恐龍早熟 十歲可當媽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01/15 14:25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十四日專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人員分析恐龍化石發現,這種曾經存活在地球上的大型動物長得很快,而且非常早熟,它們進入在青春期之前已經具備性能力,像侏儸紀時代的母異特龍,十歲就可以當媽媽了。

恐龍雖然是爬行動物的後代,後又演變為鳥類的祖先,但是在性成熟度卻和哺乳動物比較接近。科學家同時發現,早熟也讓恐龍付出早死的代價。

根據柏克萊大學研究生溫寧和目前在俄亥俄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安德魯.李今天發表的報告指出,年輕的母恐龍在排卵前會在身體內儲存一種鈣質,是鳥類準備生殖求偶的時候才會形成。

他們分別研究草食性的腱龍和肉食性的異特龍化石都發現了這種特殊的骨髓組織,證明腱龍在八歲就已經有交配和下蛋的能力。而根據研究猶他大學一隻母異特龍化石的小腿骨髓組織,同樣發現這隻具備生育能力的母恐龍只有十歲。

過去的研究顯示這兩種恐龍可以活到三十歲。

這份報告也提到,早在兩年前北卡州立大學有研究人員發現,暴龍在十八歲已性成熟,今天公佈的研究則發現更早熟的恐龍。

這份報告今天先行刊登在美國科院公報的網路版。970114"